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0章

宋家弟妹来了瑶水大队以后, 宋恂夫妻每晚的二人自习,变成了四人自习。

书房里的写字台足够大,宋恂在自己对面为他们加了两把椅子。

他们白天在家做什么, 宋恂并不干涉, 但是每天晚上会像个班主任似的, 督促他们完成寒假作业。

毕竟是在二哥的地盘上,宋恒宋悦这对兄妹还算听话, 非常识时务地让干啥就干啥。

再说他们白天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在队里疯玩, 玩腻了写个作业调剂一下也不错。

相比于宋恒兄妹, 项小羽现在反而更不适应每天晚上的自习了。

她在椅子上根本就坐不住。

肚子上面像是扣了一口锅, 时不时就要调整一下坐姿, 或者站起来走走。

这会儿在椅子上坐累了, 她就站起身, 拿过毛线筐里的毛裤织两针。瞥见宋恂手里的笔记本,不由问:“你看的这是谁的笔记?字写得真好看。”

“在刘焕阳婚礼上认识的一位老同志的。”说到这里,宋恂放下手中的笔记本问, “你知道刘焕阳的姥爷姓什么吗?现在在哪里工作?”

“不知道。”项小羽摇头,“方芳没说过姓什么,不过好像已经不工作了,在干校学习呢。”

宋悦不禁抬头望过去,爸爸去了农场以后, 她对这些词都很敏感。

见项小羽似乎真的以为去干校就是学习的, 她瞅一眼二哥平静的脸色, 又一声不吭地重新埋头写作业了。

宋恂心想,干校与老宋所在农场的性质差不多, 轻易出不来, 更不可能在图书馆当图书管理员。

将笔记本借回来以后, 他在返程的公共汽车上就粗略翻看了一遍。

这本笔记应该是当年定山县委某位领导的工作笔记,十分详尽地记录了为一个工农业都很落后的贫困县,制定发展方针的全过程。

就连班子会议上每位领导的发言,也按照姓氏做了简单的记录。

通过这些记录,宋恂很轻易就能捋清定山县早年的发展思路。

项小羽让宋恒站起身,将织得差不多的毛裤在他的大长腿上比量半天,感觉长度差不多了,便开始收针。

她这小叔子个子窜得快,去年的新毛裤,今年穿着就露脚踝了,项小羽注意到以后,便用同色的毛线帮他加长了一截。

长嫂当得有模有样。

她一面给毛裤收针,一面问宋恂:“他怎么会有这种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