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3章 安排得明明白白

给刘备和徐荣的调任敕命,很快就发了出去。

灵帝的旨意里为了试探刘备,写的是让他立刻进京。

算算日子,信使快马到青州大约是九月十三日,而刘备赶来京城的速度肯定比信使要慢,九月二十之前能到就不错了。而且是只带几个亲随上任那种,兵马一个人都不带。

给旋门关都尉徐荣的敕命倒是快不少,十一日就能到,理论上徐荣十三日就能回京,然后就该跟着李素回辽东交接工作。

不过,司隶这边交接关隘防务工作也需要时间,所以拖到九月二十左右问题也不大。

召回刘备的旨意发出之后,这几天里灵帝又心血来潮问过卢植该具体怎么安排刘备的工作,卢植这才把后续的话徐徐安利给灵帝。

最终,灵帝觉得让刘备查查张鲁截杀汉使一案、弄清是否有宗室纵容的情形,似乎也不错,就顺水推舟答应了。

至此,李素跟卢植商议的前三步,基本上都实现了,只差将来正式调刘备任汉中太守、重新出京讨贼了。

这是最后的临门一脚,急不得的。但临门之前的准备工作,却也在李素的偷偷安排下,一步步转化为了现实。

……

九月二十日,刘备抵京的日子,因为刚好赶上了朝议,刘备都赶不及跟李素私聊,几乎是到了京城就入宫办理手续、散朝后到毕圭苑面圣。

最终,朝廷集议一致通过,改任刚做了三个月辽东太守的刘备,为宗正少卿。大伙儿也都知道,刘备这个宗正副职是个过桥,就是特事特办为了张鲁逆案来的,所以也没什么人拿“刘备太年轻,资历不足”反对。

而关于刘备离开之后,辽东的军事该如何安排,朝中倒也有不少人吵得厉害,甚至是大将军何进都在集议上对将领人事调动有些看法,但都被皇帝驳回了。

皇帝早就想好了派徐荣去当辽东都尉,根本没打算跟任何人商量。

据说集议结束之后,何进回到府里,也是无可奈何,跟一群心腹诸如袁绍、曹操还有别的校尉商议,觉得就此作罢不再跟皇帝争了。

其他人都没什么反应,唯有袁绍脸色阴沉得可怕——事实上,之前诸边将都养寇自重的时候,提醒皇帝刘虞、刘备也有割据嫌疑的那些谗言,有一小部分就是袁绍先给何进扇风的。

当然了,这里也要给袁绍说句公道话,当时这么提醒的绝对不止他一个,他只是大将军府这边的消息来源,而同时蹇硕和少府兵曹那边也都有人说过跟袁绍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