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8章

范晓娟专门跟马大姐聊过生产线优化的事儿。

厂里第一次用上了生产线运营的模式。

分工,协作,打破以前一人制的工作模式。

马大姐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产品线开始任命制,选拔制,干得好的姑娘们可以通过选拔,进入到办公室工作,但是纪律性要求也很高,上下班还要求要打卡。

结果职工们的积极性还大幅度的提高。

办公室那边也牵头牵线,组织大家学习,给职工们开培训班,效果也很好,制定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这些也集中学习,集中考试,甚至连升值考试的选拔标准,也在制度里体现了出来。

有了制度,就有规章可循,讲怪话的现象也消失了。

加班费制度一公布,产线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马大姐想了个办法,每个月产线都评勤奋之星。

别说这帮姑娘谁都不服谁。

一个比一个勤奋。

现在马大姐不怕没人干。

“招人的事你找我就对了。”

她手里面拿着笔,一边想一边记录,比如说要招多少人,年龄段,要求云云,现在裁缝可不好找,很多人宁愿在村里支个小摊,也不愿意进工厂。

厂里面的要求也不低,起码要有个基本功。

马大姐这种学习态度不错嘛,以前可是自诩是文盲的她现在都开始做笔记了。

“有什么要求,你也可以提嘛。”范晓娟在她对面坐下,现在态度可好了。

“真?”马大姐不信,她范晓娟还能翻天了不成。

“你说,不能办的咱们创造条件也要办。”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提要求了,你也知道现在一般城里的孩子,能读书的都读书,愿意来工厂干产线的也不多,咱们产线有一半的职工,住的也挺远的,要不我怎么会调整上下班的时间呢,都是些女孩子,晚上下班多不安全啊。”

“行,我跟厂里申请。”

“厂里能同意?”以前为了个分房,能打起来。

“你放心,交到我手里,肯定保证所有人都没怪话讲。”

打了报告上去,厂里面开始招人。

不光是招人,产线也要重新整改,该装修装修,该增买机器就买机器。

九十年代初期,正好是吃人口红利的时候,人力便宜,这个时候的制造业可真是赚钱啊。

厂里面也没有拉一条生产线的能力,但是通过分工协作,出产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