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百六十五章 大纺车的启示

动,这可是巨大的进步啊!

“那棉纺上可以用水力大纺机吗?”

“当然可以,我也打算造出大纺机,利用水力驱动来纺棉纱。”

“那织布呢?有没有什么新技术?”

“织布一直是用踏板织机,也是最耗人力的地方,每个女工踩一张踏板织布机,每个时辰能织出一丈布,据说很多工坊都在研制利用水力推动,让织布机能自动踩踏,这样,一个女工就能看管三到五架织布机。”

“如果实现成功,一匹细麻本钱是多少?”

“两百文!”

朱元丰伸出亮个指头道:“现在的本钱是四百文,如果能成功,一匹细麻的本钱还要降一半,两百文就够了,京城市场上细麻的价钱已经从四年的一千二百文降到八百文,恐怕还要再降到五百文,这就是大工坊的威力,十几张织机的小作坊只能倒闭,他们的本钱是七百文。”

范宁沉默了,虽然大工坊的出现大宋无数小作坊都纷纷破产倒闭,但这也没有办法,这就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只有大工坊才会拼命提高技术,想到用水力驱动的大纺车、大织机,才会使大量商品充斥于市场,促进人口增加,促进商人去海外争夺市场。

……

马车驶入了陈留县,朱元丰之所以在陈留建立纺织机器研究院,最主要的原因是陈留县有大宋最大机坊,也就是制造纺织机器的工坊,制造剿车、纺纱机、提花机、斜织机、踏板织布机等等。

朱元丰指着远处一座被围墙包围、占地广阔的大院道:“那里就是宝德机坊,大宋最大的制造纺机的工坊,东主叫李宝德,是有名的大商人,很善于投机,早年和吕夷简关系密切,后来又抱上张尧佐的大腿,现在和韩家打得火热,他自己也开了一家三千张织机的纺织工坊,一只纺轮同时纺出十根线就是他搞出来的,但还是比不过柴家的水力大纺车。”

“三祖父的研究院,就是从里面挖的工匠?”

“谈不上挖的工匠,都是里面年老体弱,干不动活的老工匠,他们虽然干不动高强度的劳作,但经验丰富,正好适合研究,轧棉机和搅车就是他们吸取了儋州的经验而制造出来。”

他们来到了城南的一座大院子,这座院子至少占地十亩,平时大门紧闭,显得比较神秘,这里就是朱元丰建立的纺机研究院。

他们从后门进了大院,只见大院子里又分出了十几个小院子,每个小院子都有人在忙碌,整个大院估计有一百余人。

一名大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