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百三十四章 朱氏钱铺

对管家抱拳笑道:“多谢了!”

范宁催马便离开了朱府,向内城而去,小厮则小跑着跟在后面,这是他的专职,跑了五年,早已习惯了。

范宁见他跟得很好,心中有些好奇,便稍稍加快马速,再回头,见小厮依旧不紧不快地走着,完全没有被马匹甩下,范宁放慢马速赞道:“跑得不错!”

小厮欠身笑道:“跟老爷五年了,他骑马很快,我们都能跟上,姑爷可以骑快一点。”

范宁见路上行人较多,还不能骑快,便只是稍稍加快了马速。

朱元丰的府邸在外城东北,范宁的府宅在外城南面,虽然都在外城,但走外城却比较绕路,走内城却是捷径,范宁便从上东门进了内城,很快转到宽敞的御街,这边人虽然不少,但道路宽敞,路面也十分平整,骑马跑步都舒服得多。

两人沿着御街南下,不多时便来到朱雀门,这时,范宁忽然看见了位于朱雀们东面的朱氏钱铺,他顿时想起一事,便对小厮道:“我去钱铺看看!”

范宁调转马头向东面钱铺奔去,位于御街的朱氏钱铺是总店,朱家比较迷信朱雀门的同姓,便花了大钱在这里买下块地,修建了朱氏钱铺的总店,钱铺是朱元甫的财产,朱元甫明着告诉范宁,京城的十二家钱铺是朱佩的嫁妆,范宁自然对它比较上心,不过今天他来钱铺却是想起了几天前的事情。

马匹交给小厮,他在外面牵着,范宁走进钱铺,钱铺占地三亩,光大堂就有一亩,一条长达三丈的柜台,柜台后坐着十几名伙计,客人还不少,大多是取钱存钱的商人。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钱铺在隋唐时便出现了,当时叫柜坊,主要是携带铜钱不便,大宗生意交割钱都会在柜坊进行,宋朝的钱铺也主要是存钱和放贷。

而且存钱非但没有利息,还要给钱铺交一点保管费,不过保管费不多,钱铺也主要靠放贷赚取利润。

另外一些有背景的钱铺得到官府批准,还能兑换金银,朱氏钱铺就能兑换金银,当然,如果按照官价兑换,大家都跑去兑换银子,没人肯用铜钱了。

官价规定一贯钱兑一两银子,但实际上去钱铺兑换银子,至少要多掏两百文钱,名义上叫手续费,但实际上就是白银溢价兑换,如果去黑市兑银子会更贵。

钱铺用官价向官府兑换一定额度的银子,然后加价兑换给商人,中间的差价就是钱铺的利润。

所以能在京城排进前十的钱铺都是暴利,背景深、资本雄厚,信誉良好,大家都愿意把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