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641章 渡口巧遇

所以这件事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历史还值得商榷,至少完颜吴乞买已经顺利登基,和历史上一样开始着手巩固帝位,李延庆很担心金国会不会因此提前攻宋。

偏偏在这个节骨眼上大宋裁军,实在是不明智啊!

当天晚上,李延庆便写了一份奏折,强烈建议朝廷在西夏边境保持足够的军事威慑,理由是西夏人的承诺不可信,一旦他们在北面完成了战略计划,很可能就会调头攻宋,逼迫宋朝恢复岁币。

……

时间一晃过去了三个多月,李延庆写给朝廷的奏折如泥牛入海,没有一点消息,但朝廷的决策却和莫俊的猜测完全一样,宋夏两个国达成的边境协议中,就有双方同步裁军的条款,按照双方的约定,二十年内双方边境驻军将逐渐削减到一万人,其中头三年不得高于四万人,其中陕西路和河东路的边境驻军都不得高于两万人。

西夏军率先履行条约,将十五万边军减少了十一万,只维持四万人的兵力,宋朝也开始了行动,将陕西路和河东路的军队各自减少为两万人。

不过西夏是把裁下的军队调去了北方,而宋朝是把裁减的军队调回京城,这一点倒让李延庆没有想到,或许是两次北征损失兵力太大,所以朝廷便没有把军队裁减掉,让李延庆稍稍松了口气,看来赵佶一点不傻,精锐的西军他也舍不得放回家归农。

而且宋朝也玩了一个小伎俩,只裁减边军而不裁剪京兆和太原两府的驻军,所以李延庆兼任延鄜路总管的意义就显示出来了,一旦边境危急,李延庆和姚平仲将直接率领京兆军和太原军北上。

进入十二月后,北方和中原普降大雪,整个淮河以及终南山以北都被茫茫的大雪覆盖,这个时候的边境最为安静,大雪封路,无论金兵还是西夏军都无法南下。

眼看距离新年只有十天时间,李延庆便收拾行李返回京城探亲。

……

风陵渡,在河东路芮县西南,距县城约三十余里,与南面的洛阳府以及陕西路相邻,风陵渡正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极为重要的交通及战略要塞,跨河北、秦晋、以及中原三大地区之界,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此时黄河上结了厚厚的冰,几场大雪使天地间都变得白茫茫一片,时值新年前夕,风陵渡口格外热闹,挤满了准备回家过年的旅人,这里过黄河也主要以乘雪橇为主,否则徒步过去,冰上的严寒很容易给人身体留下隐患。

当然,准备充足是没有问题的,但大家还是喜欢裹着厚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