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二章 科举发榜(上)

似的沉溺其中。李思业也知道急不得,只要冶炼技术和火药配方改良上去,这青铜大炮和火铳迟早能研制出来。

胡思乱想间,身子随着马车轻轻颠簸,渐渐地便进入了梦乡。

次日,李思业置家宴,席间笑语连连,来人都是金国名士,皆是已被任命的山东重臣,众人对将来的制度各抒己见,赵菡精心准备的酒菜,反倒成了多余,又请赵菡露了一面,这山东主母的身份,便算在众人心中确定下来,至晚,方尽兴而散。李思业送至门口,又命军士以后每天给各家送去一担冰,这才返回大厅,见赵菡正对许多未动一箸的菜直皱眉,便揽住她肩笑道:“今儿虽未吃饱喝饱,但却觉得比喝了一坛老酒还痛快。”

赵菡见他满面红光,知道夫君高兴,便笑笑提醒道:“过几天,还得请你那帮老弟兄喝一顿,否则他们可饶你?”说完,回眸嫣然一笑,不管李思业苦脸,推开他的咸猪手,摇曳而去。

果然,周瀚海之流听说李思业破例请客吃饭,大为不满,硬逼他在益都最大的酒楼请了众人一顿,方才罢休。

又过几日,便到了发榜的日子,先是童生榜,五千考生倒录了三千人,有点儿戏,但明眼人都看出,这个童生考,不过是弘文馆的入学考试罢了,李思业的用意,是在培养自己的人才。

张信之辞职,李思业便命王文统代理主考,王文统是益都乡党,人脉颇望,只半日,便顺利接手。次日,考试成绩出来,王文统不敢怠慢,立即向李思业汇报,正巧,元好问也在。

李思业接过一叠厚厚的名册,笑道:“本来说录一百人,怎么好象多了不少。”

王文统早有准备,不慌不忙道:“李总管原来只说五取一,原以为来五、六百举人,所以估计录一百人,不料却来一千多人,所以录取人数多了一倍不止。”

“我哪来这么多官职给他们。”李思业笑笑,又见第一页上只有十人,便问道:“这就是前十名么?这第一名许衡可有背景?”

王文统道:“这许衡号称神童,并无什么背景,他本身诗文极好,策论写的是金宋关系论,他以为金宋两国现在为唇亡齿寒之势,当抛去百年恩怨,联手对付蒙古人,十分精辟,所以评他为第一,并不为过。这次评卷极严,不仅糊名,而且每卷都有三人核考,防止考官片面理解,有些诗考不好,但策论精彩的,也单独留了下来,是以属下认为此次科考,基本公平。”

“基本公平!你能说此言,就说明我没看错人。”李思业又放下名册,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