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二十九章 漫天开价

的时间。”……

帅帐内,杨元庆背着手站在地图旁,全神贯注地听谢思礼的汇报。

“殿下,已经两天了,他们始终不肯在钱粮上让步,不肯赔偿钱粮,甚至我提出减半,他们也不能接受,卑职认为他们确实在钱粮上出现了危机,甚至是入不敷出,拿不出钱粮,所以最后只能在土地上让步,卑职已经明确告诉他们,洛阳、河西、会宁郡,这些地方都免谈,下一步就看他们的诚意。”

其实杨元庆也知道,上次为了救柴绍等人,唐朝已经拿出数十万石粮食,至于钱,唐朝刚刚推行新铸币,哪里可能有五十万贯,不过他们库房的金银拿出来,倒也可以,但现在杨元庆并不稀罕钱,他甚至什么都不稀罕,他只需要休整几个月,然后再次发动战役。

“我告诉你几个底线,然后你继续和他们谈,多得是你的功劳,保住底线,也算圆满完成谈判,但不能突破我的底线,宁可谈判破裂。”

“卑职明白,请殿下告之!”

“第一个底线是我要石堡城以西的全部土地,双方可以以赤岭至连云山为界,赤岭以西,包括河源郡和西海郡归我大隋,以东归唐朝。”

谢思礼明白杨元庆这个底线,其实就是把河湟地区的畜牧区全部夺走,农业区留给唐朝,彻底断绝他们的战马来源。

“卑职明白殿下的用意。”

杨元庆见他明白,便又笑道:“第二个底线在中原,原本划为中立区的南阳郡和淅阳郡归大隋,以襄阳郡为界,襄阳郡以南归唐朝,以北归大隋,你明白我的用意吗?”

谢思礼略一思索,便道:“殿下可是想断绝关中和荆襄的直接联系?”

杨元庆点点头,“正是如此,还有我的第三个底线,首先是放开隋唐间的贸易,其实是严禁唐朝铸造假银钱,一旦被我抓住证据,那就意味着战争开始,最后是不准限制双方民众移民,无论是隋朝民众迁去关中,还是关中移民迁去河东,都应该允许,不准官府和军队阻止。”

谢思礼沉思了片刻,他觉得河湟底线和荆襄底线唐朝可能会接受,但后面三个条件中的贸易和移民,可能唐朝会为难,尤其是移民,这个是一国之大忌,他们怎么可能答应?

“殿下,卑职估计移民这一条,可能会有问题,他们不会答应。”

杨元庆微微笑了起来,“其实第三条,他们答不答应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荆襄和河湟,用第三条来逼迫他们答应前面两条。”

谢思礼这才恍然大悟,赞道:“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