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九章 妥协援兵

想再增兵,必须得到太子的支持,他很清楚军队中的派系结构。

作为皇帝,李渊并不反感这种势力派系,而且他很支持这种派系的存在,这就是帝王之术的核心,对臣下分而化之,这样臣子们就只有彼此间的倾轧,而无上进之心,自古以来,领导者无不谙熟此术。

当然,李渊也要守规则,既然是李建成的势力,他就要征得李建成本人的同意后,才能考虑增兵,而且这种话也不能明着说,只能远远近近兜圈子,说一些光面堂皇的理由,这就是政治,台上的话永远只是一种借口,只能通过最后的结果来了解事情真相。

李建成走进御书房,深深施一礼,“儿臣参见父皇!”

李渊见他皮肤晒得颇为黝黑,便笑眯眯问:“去咸阳视察如何?”

“回禀父皇,现在正是农忙时刻,儿臣也和农人一起下田插秧,体验农耕之苦,深有所获。”

李渊听儿子竟然和农人一起下田插秧,大感宽慰,便点点头笑道:“皇儿能如此深入民间,体验乡人疾苦,朕深感欣慰,朕希望李氏宗室也能像皇儿一样,多巡访民间,不要高高在上,过几天朕要和他们好好谈一谈。”

“父皇有此心,是大唐民众之福!”

两人说了几句,李渊的话题便转到了中原战役上,他微微叹口气道:“现在中原大战不利,长渊县后勤重地被隋军偷袭,主将史大奈被俘虏,孝恭那边又遭遇尉氏县惨败,虽然这两败都未伤及根本,但士气却受到打击,连朕都感到很沮丧,更不用说军中将士,形势对我们很不利啊!”

“那父皇怎么打算,是决定撤军回来,还是继续打下去?”李建成小心翼翼问道。

李渊沉思片刻,“你二弟和孝恭都有撤军的想法,但朕不想就这么放弃,如果一仗不打,就这么放弃,朕也觉得难以向国人交代,可是又没有取胜的把握,你二弟的意思是,希望我们能适当增兵,两三万即可,皇儿觉得是否可行?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李建成思考了一路,早已胸有成竹,他不能说不增兵,如果秦王失败,会因此把责任推给他。

但他也不能一口答应,那样他的势力就会由此削弱,最好的办法就是军队撤回,可明摆着父皇不肯撤军,那么他也只能用一种变通的办法。

“父皇,儿臣其实最担心之事,就是杨元庆把我们唐军主力都拖在中原战场上,然后他用数万精兵从关内直扑长安,那时长安空虚,我们该如何抵挡?”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