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十八章 驰援代州

决心。

马车进了朱雀门,不久便停在承天门前,早有宦官在这里等候,领着杨素向太掖殿的御书房而去。

御书房内,杨广正坐在地图前思考平叛之策,一个多月废寝忘食的帝王生涯,使他已经瘦了一大圈,他本来有很多计划要实施,但突如其来的汉王谋反使他很多计划都搁浅了,这让他心急如焚。

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汉王造反竟使他找到一个绝佳的迁都借口一一北齐1日地不稳,京城鞭长莫及。

但无论如何,平定汉王之造反,是他的当务之急。

作为一个帝王,杨广不会考虑如何去打仗,这不是他的事情,他需要从更高层面上考虑这场战争,他在考虑有没有必要将这场战争扩大,以举国之兵将杨谅迅速剿灭。

杨广有点拿不定主意,在等待杨素前来商量。

“陛下,杨太仆来了。”一名宦官在门口禀报。

“宣他进来。”

杨广坐回自己的龙榻,片刻,杨素被宦官领了进来,杨素深施一礼,“老臣杨素参见陛下!”

“杨爱卿明早就出征了,朕今晚还把杨爱卿叫来,真的很抱歉。““为陛下分忧,是臣份内之事。”

杨广点了点头,“朕把杨爰卿请来,是朕有个想法,想听听爱卿的意见,朕想调举国之兵,迅速扑灭并州叛逆,爱卿以为如何?”

朝夕相处一个多月,杨素已经发现了这个新帝王和先帝自勺一些不同之处,先帝生性节俭,办事能省则省,而新帝王则很有魄力,出手阔绰,做事喜欢大手笔,开皇十九年,自己率军北征突厥,大获全胜,最后先帝只赏了自己三百段绢,而这次平汉王之乱,还没有动身,杨广便已经先后赏了自己五次,上万段绢。

这样的出手阔绰,说得好听点,是做事大手笔,有魄力,可放在普通人家里,这就是一个败家子。

今天也是一样,一个小小的亲王叛乱,居然想动举国之兵,难道他不知道,动用举国之兵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但杨广肯定知道,当年打陈朝时,就是他为主帅,他怎么能不知,只能说明,这是杨广的性格,做事有点好大喜功。

杨素暗暗叹息一声,便不慌不忙道:“陛下,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杨谅谋逆,失信天下,治下五十二州,却只有十九州跟他造反,由此可见他不得人心,不得人心也就不得军心,不须动举国之兵,臣有把握,就凭臣手上的十万大军,半个月之内剿灭杨谅之乱。”

杨广知道杨素用兵从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