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零七章 备战(下)

这个莫工匠约三十余岁,很不善言辞,他满脸通红,连连摆手谦让,“这是大家的功劳,不是我一个人。”

无晋见他很老实,心中对他很有好感,便笑道:“请莫师傅讲一讲,怎么解决了这个难题?”

莫工匠说起技术,他的紧张便渐渐消失了,说话也顺畅起来。

“其实刚开始时,我也以为炸膛是因为材料问题,炮身内有气泡造成,后来反复试验,气泡问题解决了,可炸膛还是会发生,后来发现还是由于厚度问题。”

他指了指炮尾道:“因为发射药是在这里剧烈燃烧,对炮壁便产生很大的冲击力,然后越向后,火药燃烧引起的冲击力就越小,这样,我就将尾部炮身加粗,炮壁加厚,再将炮管加长,这样不仅炮弹射得远,而且发射药产生的冲击力就会均匀分散。”

无晋眉头一皱,“我记得以前炮身也是后面粗前面细,又有什么区别?”

莫工匠笑了笑解释道:“以前虽然粗细不一,但炮壁厚度是一样的,其实这样最危险,因为炮弹小,膛内宽,就有很大的缝隙,一旦炮弹引线被火药从底部引燃,炮弹还没有出炮口就爆炸了,而且缝隙太大,炮弹也射不远,而现在的火炮,只是炮壁厚度不一,但内壁口径都是一样,内壁只比炮弹略大一点,非常光滑,这样不仅不会炸膛,而且射程更远,所以解决炸膛问题,不仅是炮身,还有炮弹问题,卑职其实只解决炮身问题。”

赵老工匠又将另一名工匠拉上来笑道:“殿下,这位李师傅是火器高手,做了二十年水雷,他用水雷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新炮弹,这样我们就省去了在炮口点引线的麻烦,发射药燃烧时,炮弹引线便会自动点燃。”

这也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无晋记得试验时,每次都要将拖到炮口的引线先点燃,再点火门引线,非常麻烦,说到水雷,无晋便立刻明白了一点点。

这时,魏缙将一枚炮弹递给无晋,“殿下一看便明白了。”

炮弹是葫芦形状,前面露出一截引线,其他引线都在炮弹体内,这样火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前方,直接点燃了露在炮弹外的引线,炮弹射出去,引线继续在炮弹内燃烧,最后爆炸,水雷就是这么制造出来,当然,没有那么精确可能提前在空中爆炸,也可能落地后半天才爆炸,这个是没办法,没有那么先进的科技。

无晋点点头,由衷赞道:“赵老师傅发明脱模法,莫师傅改良炮身,李师傅发明炮弹,这就是三个臭裨将,顶一个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