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66章 长安势力

上还要超过洛阳。

整个关中地区分为雍州、陇州、华州、同州等五六个州郡,但核心在京兆府,京兆府的核心便是长安城。

目前京兆官场也分为军政两个系统,政务以京兆尹为主官,掌管长安、万年两个核心县城以及高陵、蓝田、咸阳等三十余个周边县城。

而军队便稍微复杂一点,但大致也分为地方府兵和朝廷卫兵两种,地方府兵直属于兵部,听从兵部调令,而朝廷卫兵名义上属于中央十二卫管辖,但实际上又听令于西京留守,而西京留守则直接向皇帝负责。

唐王朝迁都洛阳的主要原因并非完全是为了周转粮食物资,更多是为了摆脱关陇贵族对朝廷的控制,这就和隋炀帝杨广迁都洛阳的原因一样。

李唐王朝得到了关陇贵族的全力支持,才得以取代隋王朝,在刚开始时李氏皇族和关陇贵族们相处融洽,双方有共同的利益,互为联姻,互为支撑,使大唐王朝迅速走向稳定。

但随着时间流逝,关陇贵族对朝廷的控制越来越深,李氏皇族也逐渐不满,双方矛盾最终爆发,以长孙无忌被严查而达到顶峰。

尽管关陇贵族被武则天严厉打击而收敛了很多,但他们势力依旧很深地扎根在关陇地区,而且彼此间的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纠葛异常复杂。

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影响朝廷的局势走向,比如,相王李旦得到了长安第一巨商王家的全力支持,王家每年为支持李旦而支出的财富达数以十万贯,但王家的后台却是关陇贵族中的长孙氏。

同样,关陇贵族中的独孤氏也全力支持庐陵王李显,独孤氏是通过李显妻子的娘家韦氏家族来支持李显。

其余各大关陇贵族世家,诸如窦氏、元氏、于氏、赵氏、侯莫陈氏等等,他们也用各自的方式暗中支持李旦或者李显。

关陇贵族掌控着关陇地区的土地和财富,是关陇地区事实上的王者,并且在军方有着极深的人脉。

入夜,一辆宽大华丽的马车在十几名带刀武士的护卫下缓缓停在一座巨宅前,从马车里走出一名年约五十岁的男子,他名叫长孙延,是赵国公长孙无忌之孙,也是长孙氏的家主。

长孙延目前没有担任官职,只有一个柱国的勋官之职,不过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权势,由长孙家族支持的很多人都在朝廷或者地方担任高官,比如雍州长史赵遂年便是长孙延的女婿。

长孙延刚走下马车,早等候在台阶上的一名年轻男子急急迎了上来,他叫独孤涵,是独孤氏家主独孤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