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五卷 鹰击长空 第一百三十六章 出使日本(一)

他财政,这不就是和空缺的户部侍郎搭上关系了吗?难道太子荐自己为户部侍郎的承诺就要实现了吗?

他知道这是自己仕途的转折点到来了,皇上的问题他也曾深思过,叶天明略一沉吟便道:“臣以为改善大明的财政无非是四个字‘开源节流’。”

朱元璋精神一振,他连忙问道:“节流朕知道,朕也一直以身作则,厉行节约,朕想知道如何开源法,去年朕放宽了商籍,税收是略有所增加,但这并不是能立竿见影之事,需放水养鱼,慢慢才有收获,朕还曾考虑过加盐税,但加盐税对百姓的影响太大,朕不愿意采用,就不知叶爱卿也有什么见解?”

叶天明不敢让皇上怀疑他早有谋户部侍郎之心,他便低调地说道:“臣其实也没有细想此事,只是臣在汉阳为知府时曾改善百姓的种植方式,颇有成效。”

“怎么个改善法,快快说!”朱元璋也颇有兴致,他急切地问道。

“回禀皇上,臣以为粮食的关键是在亩产量,而亩产量却又被水源所限制,臣前年考察汉阳的农田时发现许多水源充足之地却种了桑麻,十分可惜,臣便选了百户人家做了一个试验,靠水源丰富的农田则全部种粮食,而旱田或水源缺少之地则改种需要水较少的棉花及桑麻,这样一来,棉花桑麻的产量没有减少,但粮食的产量却增长了两成,臣以为这是一个好办法,可推而广之,比如江淮、江南等水量丰沛之地集中种粮,而河南、河北等水量偏少之地则大量种棉花,山区之地则种桑麻,待收成后朝廷再用粮食换取非产粮区农民手中的布匹、丝绸等物,这样不仅棉花、桑麻等作物不会减产,粮食产粮也会大量增加,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不等叶天明讲完,朱元璋便背着手在房内来回踱步了,他是农民出身,岂能不知道叶天明说得有道理,这确实是一个增产粮食的好办法,但他也知道,这件事在一乡一县是很容易办到,可要推广到全国,又谈何简单?仅一个以粮换棉的过程就十分繁琐,稍有不慎就会被贪官所趁,使百姓倾家荡产,这件事决不能轻举妄动,不过叶天明务实的作风却很不错。

想到这,朱元璋便点点头道:“这件事朕要好好考虑,即使要做也会先找几个地方试行,叶爱卿务实的作风让朕很满意,叶天明听旨!”

“臣在!”叶天明慌忙跪了下来。

“大理寺少卿叶天明廉洁奉公,精干有为,特升为户部右侍郎,钦此!”

叶天明激动得‘砰砰!’磕头,朱元璋一摆手止住了他,淡淡一笑道:“叶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