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97章 长安消息

权力过于集中也未必是好事,所以用大朝和中朝来分薄相国的权力,这也是自古以来的帝王手段。

关键是要制度化,用制度将权力分配明确下来,哪些事情属于相国议事,哪些事情要大朝议事,哪些事情要中朝议事,哪些事情需要帝王决策,然后由哪个机构来决定分类,把这些细节决定下来,制度就形成了。

这是张铉下一步要考虑的事情,他准备用三到五年时间来逐渐完善权力分配制度,然后用立铁碑的形势固定下来,告诫后世子孙必须遵守。

张铉笑了笑便问道:“虞大夫有什么事吗?”

虞世南取出一份奏卷,呈给张铉道:“这是徐州和青州两地的监察报告,虽然总的情况还算可以,但局部问题依旧很突出,几乎每个郡甚至每个县都有问题。”

御史台和军机台都是直接向天子汇报,独立于朝廷,紫微阁是看不到御史台的报告,张铉展开报告大致看了看问道:“问题出在哪里?”

“回禀陛下,问题就出在之前我们担心的义仓上,账目混乱,难以核对,农民手中的底单要远远多于仓库的存单,一旦发生饥荒,农民兑不到粮食,就会发生闹事。”

所谓义仓,就相当于后世的公积金,农民在丰年缴完税赋后,再拿出部分粮食存入专门的社仓,由官府统一管理,遇到荒年时则取出来度荒,从开皇五年起实施,效果颇好,到了大业后期就逐渐被破坏了,导致大部分义仓都被乱匪抢光,或者被官府盗卖。

从前年开始,朝廷又决定恢复义仓,不过今年徐州和青州遇到春旱,很多农民要求提取粮食时出现了问题,发现义仓普遍粮食不足,张铉便责令御史台前去调查此事。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义仓粮食不足?”张铉又问道,相比面前冗长的报告,他更喜欢面对面地听取报告。

“普遍原因是账目混乱,核对困难,但具体到县里,各种各样的原因都有,有些县是因为损耗太大,造成库存粮食不足,有些县则是管理混乱,自己也找不到原因,但有一个原因微臣觉得绝不能忽视,很多农民拿着隋朝的单据来兑换粮食,这也是造成核对不上的重要原因。”

张铉愣住了,拿前朝的单据来要粮食,这听起来是多么荒唐,虞世南苦笑一声道:“说起来他们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的义仓是在北隋时设立的,农民们认为北隋就是隋的延续,所以我们理当兑现前朝的义仓粮食,这部分粮食光青州和徐州两地就有九万石之多。”

张铉摇摇头,“这不是粮食多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