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96章 太子之惑

这几天,紫微宫内也颇为忙碌,紫微宫向中都公开招募第一批宫女,名额是三百人,这也是因为宫中人手不足,需要增补宫女,年龄要求十四岁到十六岁,家世清白,待遇优厚,在宫中做满四年后出宫嫁人,这实际上是在招募侍女,但天子后宫嫔妃太少,很多大户人家都发现了机会,纷纷报名,要将女儿送入宫中。

增添后宫之事基本上是由内侍总管负责,由皇后亲自面试挑选,张铉基本上不过问,这段时间他一直忙碌地和大臣们商议制定各种规章制度。

天刚亮,张铉便和往常一样出寝宫上朝了,今天是八月初五,一月一次的大朝,七品以上在京职官都要参加,大朝也并不一定是走形式,很多时候大朝也会决定重大军政事项,比如两个月前正式实施的驿亭新制,就在大朝的充分讨论之下通过,而得以实施,直接绕过了紫微阁的表决。

这也是张铉的最新规定,凡是各种涉及制度的律例出台,必须要经过大朝或者中朝的充分讨论才能实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紫微阁的权力,但有利于多数朝廷大臣参与重大军政事务的讨论。

所以中朝也进行了改革,每月两次改为每月三次,也就每旬举行一次,五品以上文职官员必须参加。

和张铉一起前往大朝的还有他的长子张廷,张铉的长子今年已经十岁了,五岁开始读书,从去年开始每两天一次旁听紫微阁议事,长期的特殊环境熏陶使他比一般同龄孩子要成熟、稳重得多。

张铉今天感觉到儿子有点异样,比较沉默,一路之上始终低头一言不发。

“今天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张铉疼爱地搂了搂儿子的肩膀问道。

“父皇,儿臣心中有个问题一直疑惑不解。”

“有什么问题就说出来,不要憋在心中。”

张廷犹豫一下,低声道:“既然我们周军已经对唐朝形成了绝对优势,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攻入关中,还要撤军回来给他们一个喘息之机?”

张铉笑了笑,“原来如此,这个问题憋在心中有多久了?”

“已经快十天了。”

“那为什么不问问先生或者别的大臣?”

“儿臣问了于先生和李先生,他们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只是说军队需要休整,人民需要休养,不能耽误夏收等等,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儿臣觉得都不太充分,直接统一天下与民休息不更好吗?”

张铉点点头,“这个问题一般人还真不好回答。”

他向四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