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6章 南下江都

就在张铉巡视造船场和北海郡码头的前夕,他接到了天子杨广的旨意,令他去江都述职。

这次述职对张铉尤其重要,张铉已经到了一个从中层向高层提升的关键时刻,如果他应对得当,他就能在青州继续呆下去,如果失败,他极可能被调离青州,步张须陀的后尘。

一直以来,张铉认为张须陀被调离青州是因为他不懂官场规则,得罪人太多,直到张铉自己面临这一步,他才意识到,张须陀被调离青州的根本原因是他表现得太出色,最终被杨广所猜忌。

而自己很注意官场方面,却忽视了应有的低调,导致他和张须陀走上了同一条道路。

如果他不愿再步张须陀的后尘,他就必须在这次述职中说服杨广。

三天后,张铉率领数百名士兵押送装载着近万两黄金和二十万贯钱的车队离开了北海郡,心事重重地向江都进发,开始了他的述职之旅。

从北海郡前往江都,在琅琊乱匪没有肃清之前,只能绕道走鲁郡,然后走彭城郡,绕一个大弯去江都,但现在隋军剿灭了琅琊郡乱匪,张铉便可以走琅琊郡,然后走下邳郡,下面就是江都郡,是一条直线南下,可以节省近一半的路程。

由于带了百余辆骡车,队伍行军并不快,十天后,张铉一行才抵达了下邳郡的郡治宿豫县。

下邳郡和彭城郡是大将军杨义臣的驻军之地,也是江都的北方屏障,三万大军驻扎在泗水和通济渠一线,由于这一带并没有遭受乱匪的肆虐,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口众多,到处可见大片大片的稻田。

这一点和青州地区有点不一样了,青州地区在小麦收割后便开始种粟米,与河北的种植方式一致,但下邳郡却有点向江淮方面发展了,从前也是种粟米,但现在也开始改种水稻了。

主要是水稻的亩产量要比粟米高一倍,这对农民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张铉用马鞭指着官道两边的稻田对房玄龄笑道:“玄龄,我也在考虑明年在北海郡推广水稻,我们那边有足够的水源,完全可以种水稻,这样粮食产量就会高很多,你觉得呢?”

“将军,我觉得这种事情老农比我们更有经验,等我们回来后,我们再请教一下他们,为什么他们不种水稻?”

张铉哈哈大笑,“说得对,问问懂行的人,比咱们在这里瞎操心要有用得多。”

这时,迎面奔来一队骑兵,约十几人左右,为首是一名五十余岁的官员,他上前向张铉行一礼,“请问可是北海郡来的张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