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九章 崔圆遇刺

了争论的焦点。

左相裴俊却主张放开生铁和粮食的贸易,理由是回纥已经掌握了冶炼技术,只是耗费过高而已,输出生铁可以不利于回纥冶炼技术的提高,从而形成大唐在冶炼技术上的垄断,而右相崔圆却认为回纥人口稀薄,即使输出少量的生铁也能显著提高回纥军的战力,他主张严禁生铁和粮食输出,甚至要将禁运范围扩大到新罗、日本、渤海等国,并制订最严厉的律法惩处走私商人。

政事堂内灯火通明,由于门窗紧闭,空气十分浑浊、燥热,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汗津津地,满面通红,楚行水已经发了两次言,他支持裴俊取消禁运的举措,但崔圆态度之强硬,以及王昂、杨锜甚至张破天的支持,取消禁运的可能性不大了,但崔圆连带的对新罗、日本、渤海等国的禁运却是针对他楚行水而来,谁都知道,楚家控制着贸易最发达的广陵,靠海外贸易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其中对日本、新罗的生铁、军器输出处于垄断地位,一旦实行禁运,楚家将损失巨大。

既然不能取消对回纥禁运,那也不能殃及池鱼,将禁运范围扩大,楚行水咳嗽一声,第三次站起来道:“各位,既然崔相国坚决反对放开对回纥禁运,那我也只能服从右相的决定,但对日本、新罗的禁运却有些小题大作,自太宗以来,我大唐从来都是禁陆弛海,从未对海上贸易有过限制,事实上无论日本、新罗都没有对大唐形成过威胁,正因为我大唐胸襟博大、海纳百川,才有开元盛世,实行海禁这种倒退的措施实在不符我大唐一贯国策。”

“楚尚书此言谬也!”

工部尚书王昂长笑一声,站起来反驳道:“日本、新罗国有多大,人口有几何?可每年输往两地的生铁皆有数百万斤,真是全被他们所用吗?走渤海国经由契丹进入回纥境内,一直是生铁的走私线路,难道楚尚书真不知道吗?海运不似陆运,有迹可查,大船向北入海,它真去了哪里,谁又能知晓?大唐年年禁运,可回纥的生铁来源却从未被堵住,这才是问题所在,所以崔相国提出全面禁运,才是治根之本。”

楚行水被驳得哑口无言,其实他也知道许多原本去新罗和日本的运铁船最后是去了渤海国,但这不是他楚行水一家所为,崔圆不是也一样吗?只不过量远远比自己小罢了,今天崔圆抛砖引玉,着实让自己吃了个哑巴亏。

崔圆见楚行水不再说话,便呵呵一笑站了起来,“既然确实有从海路间接走私的可能,那禁运生铁一事就这样定了,不过回纥提出另一个条件,用粮食来换取马匹,各位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