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五十八章 凤翔之变(下)

兵正要阻拦,却听御史有话要转告,都停住了脚,警惕地盯着他,士兵左膝跪下,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将信举上头顶,瓮声瓮气道:“这是廖御史的信。”

一名亲兵将信递给了李莫,李莫一边撕开信皮一边问道:“他还有什么话?”

“他说希望和将军面谈,还有……”

说到‘还有’两个字时,李莫已经展开了信,信中只有四个鲜红的大字,‘当心头顶!’

李莫下意识地一抬头,就在这一瞬间,一道寒光从士兵口中飞出,‘扑!’地射进了李莫的咽喉之中,士兵眼一挑,闪过一丝阴森森的冷笑……

“将军,御史已到,请开城门!”大门外一声迟到的禀报久久回荡在李莫府邸的上空。

……

长安,腊八节浓浓的粥香弥漫在各坊的大街小巷之中,过了腊八节,新年的脚步便依稀可闻了,今年的光景是长安比较惨淡的一年,进入十二月,一个消息悄悄在长安流传,淮北崔庆功已彻底断了漕运,而官府的存粮已不足一月。

粮价陡然大涨,斗米值五百钱,据说新年时要涨到斗米千钱,不少人家米缸已见底,腊八节倒真的成了一块遮羞之布。

就这样,一个‘米’字竟成了长安民众不堪承受之重,一丝关于粮食的风吹草动,便可激起千万人的骚动。

十二月八日的清晨,由近千辆马车组成了粮车队浩浩荡荡开进长安西面的金光门,每一辆粮车上都插着一面三角旗,上书‘陇右’二字。

消息仿佛长的翅膀一般,霎时间便传遍了全城,数以十万计的长安百姓蜂拥而出,他们扶老携幼、跌跌撞撞从四面八方赶来,二千骑兵左右护卫着粮车在春明大街上缓缓前行,在大街两边,不时爆发出一阵阵的激烈掌声,“各位乡亲,我家都督在新年前将送百万石粮食进京。”

押粮军官每一次高声宣布,都会激起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回应,无数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甚至有人振臂高呼,“张使君万岁!”

当生活的压力已经远远超过了生命的尊严之时,这一刻,朱泚造反已经不重要了、崔庆功割据已被抛到脑后,收复安西故地也已变得十分遥远,在维持生命的粮食面前,张焕的名声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如日中天。

车队行至朱雀门前,裴俊率领数百名官员亲自来迎接粮车的到来,行在队伍前面的杜梅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向裴俊深施一礼,“启禀相国,陇右第一批五万石粮食已经送到。”

裴俊认识杜梅,他连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