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

强硬派也不得不承认,绞尽脑汁,终无良策,只是白白花费了许多时间。宫廷的空气终于也逐步变为“割地难免”。

等待是李鸿章的手法之一。

李鸿章首先提出决不割地的主张,是为自己将来的处境预先做安排。正因为如此慎重,他才能长期稳坐在权力宝座上。

不十分了解清朝的政治结构,就会觉得这时还抱着强硬论的李鸿章“有点儿古怪”,“是井底之蛙”,“简直不谙世事”。连美国公使田贝在给本国总统的秘密报告中也激烈地抨击:“李鸿章的名声完全是一种误传,他的左右尽是些寄生虫,其政治见解不足取。”

当然,李鸿章的实际才干也许不如名声那么高,但若说徒具虚名,恐怕也不符合事实。

李鸿章玩弄了一番被外国人误解的手法之后,于3月2日第一次上奏,指出割让领土已成不可避免之势。

戎狄窥边,古所恒有。唐弃河湟之地,而无损宪武之中兴;宋有辽夏之侵,而不失仁英之全盛。

李鸿章引证历史事实,说明割让领土并不意味着亡国。

唐在“安史之乱”以后,被吐蕃夺去河湟之地,即今甘肃省西部。吐蕃吞并敦煌是781年,被张义潮夺回是850年,大约失掉了七十年。这一时期,自宪宗至武宗(806年—846年),唐从安史之乱的荒废中重新崛起,形成“中兴”的强盛时代。北宋时期,辽和西夏入侵宋域,宋王朝丢失了领土,但从仁宗到英宗(1023年—1067年)却是后世所歌颂的全盛时代。

李鸿章又引证了近代欧洲历史。普鲁士和法兰西两国之间屡次发生战争,胜败的结果总是要割让领土,但一方胜了不久,就又被另一方打败,如此反复。他说:“但图自强之计,原不嫌暂屈以求伸。”

为摆脱现在的困境,只有答应割地的要求,这是研究了一切方法之后的结论。

3月3日,紫禁城内,军机大臣们齐集开会,身体欠安的西太后也露了面。割地之事,必须得到最高权力者西太后的批准。首席军机大臣是恭亲王,此外还有礼亲王、孙毓汶、翁同龢、李鸿藻、徐用仪、刚毅等人。

3月4日,李鸿章被召进紫禁城。这次只有他一人,正式向西太后和光绪帝请示御旨,其他军机大臣都没有参加。

李鸿章3月5日起身,3月7日回到天津,便立刻着手媾和使团的人选。基本方案他心里早就拟好了。他给离得较远的马建忠发了电报。

朝鲜发生“壬午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