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十一、京北回族第一村 黄炳成、李守勋口述

<b>时 间:2003年5月23日</b>

<b>地 点:阳坊大都饭店</b>

<b>访谈者:定宜庄</b>

<b>[访谈者按]</b><i>西贯市是个村子,位于昌平区阳坊镇,注217与海淀区接壤。清代碑文中对它的描述是“山川环拱,形势秀雄”,今又有京密引水渠贯穿全镇。这已经属于北京市的远郊区县,按说离本书的主题已经有些远,我之所以将它收入这部书,是因为这个村子实在太不一般。</i>

<i>首先,这个村子是京郊最有历史、最著名的回民村之一,有“京北回族第一村”之称。我在京城做回民的口述,每每听到与这个村子有关的故事,这在拙著《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外城编”中的满恒亮以及本书中的金宝琴口述中都已经多次讲到。该村村民习武,传说康熙朝著名镖师神弹子李五就出自该村,从清朝到民国年间前门西河沿的著名镖局东光裕、西光裕,也都由这个村子的李姓所开,可知它并不是一个与北京城市生活两不相干的村子,我因此想用这篇口述提供的信息,为前面诸位回民的故事加个背景。</i>

<i>其次,西贯市村之著名,还在于它与清朝的关系非同一般。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京师,次日清晨西太后携光绪帝出德胜门西逃,当晚的落脚处就是西贯市。据说这个村的回族村民热情接待了西太后一行,不仅预备了三乘骡驮轿载太后与皇上一路西去,而且派镖头杨巨川护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贯市一夜”。西太后回京后,感念村民“滹沱麦饭”之恩,封杨巨川为四品引路侯,其余随扈者也各予五品官,注218并为该村的清真寺题写匾额,西太后题的是“灵感昭著”,光绪帝题的是“忠输亲上”,肃亲王善耆题的是“清虚味道”,成亲王题的是“奥妙无穷”。这4块匾,20世纪60年代修京密引水渠时,都被劈成包饺子用的案板了。</i>

<i>在前面金宝琴的口述中,讲述了一个与此大体类似只是细节并不相同的故事,事实上这样的故事远不止一个,而令我备感兴趣的,是从北京回民口中讲出来的,是与我们平时看到的大多由汉族文人记载的并不相同的历史,以及对同一段历史不同的评价。</i>

<i>30年前我从内蒙古插队返城,曾在紧邻西贯市的苏家坨乡前沙涧村当时叫大队当过几年孩子王,闲来无事,经常与同事结伴骑车去阳坊游逛,也经常听当地人讲起与西贯市回民有关的故事,可惜全未往心里去,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