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从架松到劲松

<b>[访谈者按]</b><i>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人死之后要实行土葬,但又不可能葬在城市里,所以北京城市周遭,就出现成片的坟地。皇家的坟墓称陵寝,明帝有十三陵,清帝有东陵、西陵;王公的坟地称园寝,清代亲王、郡王的园寝分布于京城近郊远郊的许多村落。此外,贵族官僚乃至平民百姓的坟茔,不必一一细数,最穷困寒酸者,大概就是后面将要出现的一篇访谈所说,只能买一处“坑口”的了。注22皇室王公和其他有权势者的园寝坟茔,都有专人专户负责守护,人们将他们称为守陵户、看坟户、坟户,守坟日久渐成聚落,那村落便以公主坟、十王坟、索家坟、高家坟、贾家坟等“坟”来命名,北京郊区以坟命名的村落,实在是太多了。注23</i>

<i>金启孮先生提到民国初年北京郊区满族的情况时,认为应该抓住三个点注24,其中一个,就是王公园寝,他说王公园寝的苏拉满语“散差”因为看守墓地的关系,多年来也在当地落户聚居,人数自然较营房为少,但也是较为典型的地方。</i>

<i>有关坟地与坟户,我在《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一书的诸多口述中都有涉及。如在“天潢贵胄”一组中,</i>

<i><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942116.jpg" /></i>

<i>架松的显谨亲王坟说明上的“显谨亲王”即丹臻第六子衍璜,他的坟俗称新坟。该牌子今已不存定宜庄摄于2003年</i>

<i>毓旗谈到郑亲王的园寝在京西八里庄,金励衡谈到英王阿济格的园寝在京东的八王坟。而金秀珍和金竹青姑嫂的口述,就是从金女士夫妇出城守坟开始讲起的。在“朔漠迢遥”一组戴鑫英的访谈中,也有关于他祖母娘家是“坟少爷”的故事,而他说的坟少爷所看管的肃王坟,就在架松。注25</i>

<i>架松的肃王坟是清朝八家铁帽子王之一肃亲王的园寝。有清一代二百余年,共有十几位肃亲王,其中有四代五王,就都葬在这里,他们是第一代肃武亲王豪格注26、第二代显懿亲王富寿和他的弟弟温郡王猛峨、注27第四代显谨亲王衍璜注28,还有最后一个:肃忠亲王善耆。注29他们的坟地,也相应而有老坟亦称架松坟、大王坟、二王坟、新坟与花园之称。</i>

<i>架松过去曾是北京的一处名胜。20世纪30年代某人作者不详所著《北平旅行指南》称:“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