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二、参加了几乎所有的 石油会战毓臻口述

<b>时 间:1998年11月13日第一次</b>

<b>1999年1月12日第二次</b>

<b>地 点:北京市王致和腐乳厂宿舍</b>

<b>访谈者:定宜庄、佟鸿举</b>

<b>[访谈者按]</b><i>这是我本书中做得最早的一场访谈,距今已经十七年。我曾将这篇访谈收进《最后的记忆——十六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书中,是那本书中受访的唯一一位爱新觉罗宗室的女性后裔。当时我初入此道,没有访谈经验,不仅问题提得不到位,而且面对不太健谈甚至也不太情愿合作的被访者,只是一味地小心翼翼,不知怎样将谈话深入下去,而毓女士就是这样的一位受访者。我曾几次与她相约,都不得见面,她对一生遭际也不愿多谈,所述经历中多有隐笔,加上她晚年一心学佛,自称已将世事看淡。我不得不尊重她的意见,所以凡她不愿的,或不问,或不录,故有这样一篇不算完整也谈不上深入的访谈。</i>

<i>但是毓女士的经历确有不凡之处。正如她自己所说,从她父亲一辈起,就不是一般人们印象中那种提笼架鸟的八旗纨绔子弟。何况她还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自食其力,作为一个女性而参加1949年以后的几乎每一次石油会战,生活条件之艰苦,长期远离家乡亲人的孤独和寂寞,所有这一切,都需要付出坚忍的努力才能承受。她的经历,很大地改变了我过去对皇族的某些成见。</i>

<i>1999年年初我为她做第二次访谈之后不久,便接到她女儿打来的电话,说母亲已经辞世,享年仅75岁。只是在与她女儿交谈之后我才知道,她在家庭、婚姻和工作中经历的种种坎坷,远非她在这篇口述中描述的那么淡然。</i>

<i>北京史地民俗学会曾为毓女士出具一个证明,证明她确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辅国公塔拜之后:“经北京史地学会常务理事冯其利到首都图书馆北京地方文献部查阅《爱新觉罗宗谱》,其父林全载在丙册4689页。”</i>

<i>《爱新觉罗宗谱》中毓臻家族支脉一览:</i>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U2351.jpg" /><i></i>

<i>奉恩辅国愗厚公塔拜注37</i>

<i>巴穆布尔善第四子注38</i>

<i>已革辅国将军塞图第五子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