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附录 关于郭同震

<b>[访谈者按]</b><i>文老的口述中有一句话:“就是这个郭同震,他害了我的一生。”当年我为她做访谈时,只知道这个郭同震是国民党特务,却也不甚了然,对于这句话,也不很明白。但当时注意力都集中于文老关于旗人的讲述上,并没有追问下去。事实上,这句话的分量很重,它的背后也肯定隐藏着某些故事,文老没有详细讲,应该有她的隐痛。</i>

<i>郭同震是何许人,我是后来才查到的,根据主要是严平撰写的《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郭同震》载《收获》2008年第6期和《郭同震:一个谜一样的人物》载《1938:青春与战争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两篇文章。仅仅从这两篇文章的题目看,就已经够吸引人了。而其中所叙诸事,也基本上可与文老的口述相互印证,包括郭同震在北大的时间、他妻子死于狱中的事实,他后来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的经过和接触的人员,等等。可证文老叙述的可靠性。但是,文老的叙述,还是给我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i>

<i>首先,北平移动剧团有那么多人,但在他的特务身份公开之后,为什么只有文老受他牵连最甚?甚至到解放以后的历次运动,都会将他提出来?文老与这个郭同震,曾经究竟是什么关系?文老的母亲和弟弟怎么都会跟着郭同震到了山东?后来又怎么死在了郭同震之手?</i>

<i>这些,当然不是一句“因为我跟他最熟嘛”所能解释的。而如今,问号也已经是永远的问号。</i>

<i>这里从严平所撰关于郭同震的文章中截取一部分,不仅因为这毕竟是与文老人生有密切关系的一个人,还因为这是我们理解那个特定时代的一个具体生动的事例。</i>

郭同震出身于地主家庭,6岁时开始看《水浒传》,听人讲《三国演义》,10岁时跟着外祖母学吸鸦片,12岁又学抽烟管,14岁娶妻。少年狂傲的他,对那种英雄豪杰出生入死的冒险人生羡慕得不得了,不甘心过凡夫俗子的日子。

他念过3个初中都没有毕业,不是被迫转学,就是被开除。然而,他在中学时就懂得“义结金兰”,成立帮派,俨然像个江湖老大。16岁那年,他领着“弟兄们”大闹学潮,一把火烧毁了位于校园内的国民党办公室,被学校开除,没想到其旺盛的活动力反而备受国民党市党部看重,将他留在山西省党工会整理委员会当了干事,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国民党。

他也接触共产党,对共产主义理论一度大感兴趣,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