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4陟山门3号

定:日本人来之前你们在故宫的生活味儿特别浓是吧?

宗:而且生活还过得去。

定:你们挺幸运的,在那么好的一个地方长大。

<i><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R32U.jpg" /></i>

<i>陟山门内的原清朝御史衙门定宜庄摄于2006年</i>

宗:嗯,是。但是也有苦有乐。上北海听戏,这是乐的事,苦的事就是在日本时代吃混合面这一段。刚才说这个聚会呀堂会呀都是在日本侵占以前。

定:你们家怎么抗战以后生活就不好了呢?

宗:不是我们一家,普遍的。这段最苦了,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女用人没有了,这个房子也不能再租了,就搬到乙14号,还是米粮库,3间,没多久就搬到陟山门,两间了。陟山门那儿不是御史衙门么,现在拆啦。

碧:这陟山门3号是宿舍,就两间小房子,我父亲级别也不高。1925年以后到故宫,都挺晚才分的房子。整个陟山门住的都是故宫的人,都认识。什么单士元、单士魁,什么白二爷、白四爷。我就在陟山门生的,一九四〇年,我妈生小孩没到过医院,都请的接生婆。生下来就没赶上好时候,我从小就身体挺弱的。我妈也说我营养不良。

宗:日本时代呀在街上走,见日本兵躲得远远儿的。在中学,尤其是上小学吧,每天见着日本老师,得先鞠躬,升国旗,听宣讲。这段儿呀稀里糊涂,净顾玩儿,打架,跳间,背石头,男孩玩骑马打仗,弹球,一兜子球。这都玩过。

定:日本人进故宫了么?

宗:没有,他们没祸害故宫。北京不像南京,没糟害那么厉害。

碧:到解放前夕就很困难了,我到15岁之前,就是从陟山门到1955年搬到九条之前,我没睡过床,两把椅子就是床了,睡条案上。我们都还上学,倒是还没饿着,但是吃得也不好,有混合面吧,小孩不懂得,生活还快快乐乐。我爸爸什么时候到大辞典编纂处兼职去的我不知道,挺辛苦的。我妈妈也去,帮着整理卡片什么的。我哥哥比较大,什么都让我哥哥干,大清早黑天的推着小车,就卖破烂去,跟着我爸,到德胜门外晓市,到崇文门卖旧书什么的。

定:你们家有什么东西好卖?就是书?

宗:有书,衣服,还有炉子,洋炉子都卖了。就那个德胜门,一部《清宫秘史》小说就卖5毛钱,还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