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序言

1644年清军入关,定都北京。在京城内实行旗、民分城居住制度。经过顺治五年至六年1648—1649年的大规模清理,原来居住在内城的汉人无论 官民都被尽数驱赶到外城又称南城居住注2。内城从此成为清朝皇室和八旗王公贵族、官兵的聚居区。形成了清代京城独特的旗、民分居格局。驻于京城的八旗官兵又称“京旗”,是八旗中最精锐的部分,在八旗内也享有高于外省驻防的地位和待遇。他们均根据所在旗分,按照八旗方位居住,其具体方位是:镶黄旗居安定门内,正黄旗居德胜门内,并在北方;正白旗居东直门内,镶白旗居朝阳门内,并在东方;正红旗居西直门内,镶红旗居阜成门内,并在西方;正蓝旗居崇文门内,镶蓝旗居宣武门内,并在南方。清政府还以皇城紫禁城为中线,将八旗划分为左、右两翼:镶黄、正白、镶白和正蓝四旗位于城东,为左翼四旗;正黄、正红、镶红和镶蓝四旗位于城西,为右翼四旗。在各旗防区内又分汛地,汛地内又设堆拨,汛地与堆拨之间设立栅栏,京城的九座城门均由士兵把守值勤,按时启闭,清政府还将明朝时建立在城内的会馆、戏院悉数迁出,严禁在城内开设戏院、赌场,使整个北京内城俨然成为一个巨大的兵营。这样的居住格局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尽管在清中叶以后,八旗禁旅的军事职能逐渐减弱,旗与旗之间的变动也逐渐增多,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对京城实行大规模改建之前,却仍然依稀可辨。

本套丛书中的内城部分分为三卷,一卷《宅门儿·府门儿》是为宗室王公卷,另外两卷则都是为八旗官兵后裔所做的访谈,由于这部分访谈人数多、分量重,只能再分两卷,而如何将这个自成一体的人群划分开来,是一件颇踌躇之事,最后的决定,是将其中关于妇女的口述单独提出,另编成册。究其原因,旗人妇女是我做口述史的最初入手之处,我对这个人群最熟悉,也花费过最多的心力,对于她们与男人的不同,也有着很深切的体会。

按照性别来将旗人后裔的访谈分成两卷,是我做的一个新尝试。这样的划分,使原先只是按居住的不同地域或不同人群所做的分类,呈现出了另一种样貌,具体地说,就是将京城旗人女性独特的气质,鲜明地呈现出来,八旗男人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点也因此而被衬托和凸显出来。仅仅是简单的重新分类,就产生了这样的效果,这是连我自己事先也未曾预料到的。

独具特色的京味儿,在八旗男性与女性的后代身上,有不同的体现,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同一个整体的两个不同的侧面,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