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在退行性变化中

有个词叫“退行性变化”。

这个词在医学界常用,是个不难释义的词。

它是指在各方面渐渐失去原有力量或能力的过程。

比如说跳跃力。

人年轻时可以很轻易地跳一米高,过了四十岁就难了,到五十岁就不可能了。

这种随着年龄增长跳跃力渐渐减弱的过程,也叫退行性变化。

不只是人,各种动物也都无法避免退行性变化,人还是退行性变化最慢、延续时间最长的生物。

实际上,人从二十五六岁开始就出现这种变化,若寿命达到八十岁,我们要在这种退行性变化中生活五十余年。

这对于理解人在发生退行性变化后的生活方式是很重要的。

体力随年龄下降是无奈的事实,如何延缓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保持年轻和健康的秘诀。

其实平时加强运动、锻炼全身以延缓这种退行性变化的人不计其数。

也有很多人愿意从事与体力有关的某些工作,也可以说,这种人喜欢从事不太显著出现退行性变化的工作。

我认为运动员则不是,如滑冰运动员,尤其是花样滑冰,还有体操选手。退行性变化特别早地出现,很难长期活跃在体坛。

足球和橄榄球也是这样,选手的运动寿命很短。

棒球或许比较长一些。

运动员到了四十岁前后,引退的人就会增多,结束运动生涯。

原先主要从体力方面考虑这种退行性变化,其实也出现在智力领域。

举个例子,比较好懂的是围棋、象棋,现在围棋界的头号明星是井山裕太六冠。

他年仅二十四岁,却几乎独占了围棋界的重大锦标,令其他职业棋手望尘莫及。

看看他活跃的样子,智力世界也是仅限于其技能,似乎二十二三岁就达到高峰,以后就逐渐产生退行性变化。

其实被誉为天才职业棋手、获得过很多锦标的职业棋手们,也是随着年龄增长而丧失锦标,最后只有“名誉”称号。

也就是说,随着年龄增长,身体产生退行性变化,只能成为无冠之王。

这是一种自然状态,确实如此,应该说很遗憾,也很残酷。

正因为这样,才会有世代交替。

假如智力在二十二三岁达到极限,那么过了这个年龄段,就会迅速地失去活力。

从今以后该如何生活呢?

也许有人会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