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看见素数,我就回想起博士。素数就潜藏在随处可见的画面的各个角落。超市的价格标签、铭牌上的门牌号、公交车的时刻表、火腿的保质期、平方根的测验分数……所有这些数字,无论哪一个都在忠实地完成表面职责的同时,精神可嘉地坚守着背后所隐藏着的原初的含义。

当然,我并不能立刻判断是否是素数。经过博士的训练,100以内的素数我不用一一计算也能凭感觉作出判断,但再大的数字,就必须用自认为可疑的数字来除除看。有时候,明明一看就知道是合数的其实却是素数;有时根据第一印象认定是素数无疑,却又屡屡找到了因数。

我也学博士在围裙口袋里准备了铅笔和便笺纸。这一来,想到了随时就能计算。例如在税理士家的厨房里清洁冰箱的时候,冰箱门内侧刻着的生产序列号2311映入了眼帘。一个预感霎时掠过我的脑际:这个数字看起来相当有趣,不是吗?于是赶紧拿出便笺纸,把洗涤剂和抹布暂且搁到一边,就地尝试除法运算。首先是3,接着7,再后面是11。不行。都余1。接下来用13、17、19。还是除不尽。而且这种形式的除不尽实在巧妙得很,让你刚以为抓住了它的真面目,却在那一瞬间一闪身溜走了;让你预感到新思路即将打开的同时,却又一再地留给你微妙的徒劳感。这就是素数常常耍弄的小花招。

我认定2311就是素数,然后把便笺塞回口袋,重新开始打扫。单凭拥有一个素数作生产序列号这一点,这台冰箱就让人感觉可爱起来,就变成了一台毫不怯懦、毫不妥协、孤高自持的冰箱。就是这种感觉。

在擦事务所的地板时邂逅的是341。办公桌底下掉着一份印有No.341字样的蓝色决算报告书。

说不定是素数。我猛地停住了拖拖把的手。这份文件像是掉在那里很长时间了,上面盖了层灰,但尽管如此,No.341所发送出来的信号却并未丧失生气,完全具备获得博士宠爱的相应魅力。

此时职员们已经走光,我就在关掉一半灯的事务所内埋头做我的验证演算。我还没有确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独有的分辨素数的程序,总是光凭直觉见一个运算一个。博士有一次曾经教过我一位叫作埃拉托斯特尼1的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长发明的方法,可是太复杂,我没记住。但是博士非常珍视对于数字的直觉,我想他肯定会原谅我这种自由奔放的方法的。

341不是素数。

“唉,怎么回事嘛……”

我再一次算了算3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