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新御手洗洁志

喋喋不休的大话精。不过有很多读者,尤其日本的男性读者居多,会这样认为。大概因为现今的日本社会话痨型的人物实在太多了,所以潜移默化中,他们就把御手洗归进了这一类人群。因此很多人在看第一本御手洗系列的小说时会忍不住在心里暗念:“你以为你是谁啊?你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自吹自擂啊?”

类似的言论今天依然能够听到,还有人说:“书店里都没你的书了,你还不知道么?根本没人知道岛田庄司是谁。哼,无名之辈有什么可嚣张的。”因此呢,敝人想变被动为主动,对于某些人的怨言,我将做出一个解释。这也算是为长期以来的纷争划上一个句号。

接下来敝人将以调侃的口吻对近代日本人评说一番。御手洗这个人物也可以看作是敝人日本人论的副产品,不过没几张纸可写了,所以系统、体系之类的,等以后有机会再慢慢道来吧。

这个日本人呐,有一种社会习惯,就是随着社会地位的上升,措词也会越变越粗鲁。一般社员升为组长,组长升为课长,课长升为部长,随着阶层的提高,敬语的使用量反而相对减少,这是因为他们终于从遭受粗言粗语的对待中解放了。这对日本人来说,是像呼吸一样的生存行为,自然而然就能学会,不用人教,也从来没有人想要对这种特点进行检讨。

然而,倘若一亿国民全都作为隶属于一个大公司的职员的话,这样的旧习尚且能够安然无恙地发挥着作用。可是封建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在我们这个强烈地渴望着所谓平等的国家,这不知始自何时的遗产,只要是在有两个以上日本人存在的地方就会处处碰壁,以致表面平等——这个不甚伟大的理想也难以实现。

在公司这个大组织中,即便身份制度在下班后不起作用,万一课长A在打酱油的时候碰到了社员B,他们该用怎样的措词来进行交流才是最恰当的呢?

上司就是上司,即使公司不同,但上司的地位总是不变的。他们有满口粗言的权利。所以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也就十分明确了。但是,如果对方是不认识的人,我还搞不清他的职务是比我高还是比我低,我该用怎样的方法来分辨他的地位呢?在得到正确的信息前,我又该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他呢?

类似的新问题不断地产生,大公司的主管和中小企业的老板相比,哪个地位更高一些呢?外国人和日本人相比,哪个更厉害?外国人中,美国人和非洲人相比,哪个更厉害?非洲人和菲律宾人相比呢?学校的老师和知名企业的高层对比呢?是教授厉害,还是经理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