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站在通往异邦的门前

门口的车子会不会被贴上违章停车的罚单,但就是不肯马上出来,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

对了,那时运河上还有间用破木船改造的画廊茶吧,我记得名字叫“次郎丸”。当时元町路的路面远没有现在这么干净整洁,不过你把车停在那儿,就是过上十天半个月也没人会管。我经常把车停在元町路上,到次郎丸里坐坐,或者爬上坡道,到外国人墓地和对面的“山手十番馆”里溜达溜达。

我大学有个朋友住在高圆寺的廉价公寓里,我们经常去当地的一家摇滚吧听听Layla,玩玩吉他(现在这家店也已经拆了)。后来他一时心血来潮说要坐银色的东横线上班,就搬到了元住吉。每周六我都会开着本田Z到元住吉找他玩。他住的公寓看起来很寒酸,外墙上贴着刷有绿漆的白铁皮,公寓外侧就是东横线的铁轨。

公寓的左边是跨越东横线的陆桥,只要有大型卡车经过,他的房子就像地震似的开始摇晃。陆桥下有一块巴掌大的地方是座小小的公园。

当时我从西荻的公寓到朋友家要经过一条与多摩川河堤平行的小路,我对这条路的印象很深。因为讨厌回家的时候在河堤上停留,所以我会在元住吉的街上晃荡,然后到朋友那儿吃碗泡面当宵夜,直到深夜才一口气赶回家。真可惜啊,当时元住吉的街上没有爵士吧,倒是有表演脱衣舞的小剧场。

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这些曾去过的地方和曾见过的情景,都已经被我写进了小说。比如良子在高圆寺的公寓,以及后来她带主人公去的元住吉的公寓,其实这些地方都是以当时我朋友住的那间廉价公寓为原型创作的。我这个朋友也有门上安门帘的习惯。如今高圆寺那间公寓已经拆了,但元住吉的还在,连陆桥下那座晒不到太阳的公园也还保留着。

坐在驾驶席上,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中央沿线的茶室和横滨的茶室,还有那些廉价的小吃店。现在想起这些穷地方只有苦笑的份儿了。但就是这样一个清贫的世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生活舞台的全部。当时大街上到处都是一杯咖啡可以坐穿的爵士吧、摇滚吧、民谣吧。我就开着我那辆本田Z这里坐坐,那里逛逛,虽然怕吃罚单,但没那个钱把车停到停车场去。现今那种地处郊外可以免费停车的餐厅,那时候根本没有。这便是我当时生活的缩影,无聊,苦闷,就像我在前面写的那样。

我又想起一件事,那时候我出过车祸。车祸当时的感受……好像被一帮人揍了一顿。反正就是这种感觉,又踢又踹的。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也不知道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