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08章 无意获证

光释放电子的性质,利用这种原理将光的强弱转换成电能的电子管就是光电管,它是由放出光电子的阴极和接受光电子的阳极构成,阴阳极之间产生电磁波,当电磁波被物体遮挡时,就会转换成电信号。

光电管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测量、通讯、自动控制等方面,还可以作为感应装置,安全确认装置等。基于以上这些用途,今泉才认准了光电管。

从理论上讲,将这种装置安放在兽道两侧,通过这一装置的动物就应当被照相机拍摄下来。

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首先,要不让动物意识到感应器的存在,就不能使用可视光线。电源只能使用电池,这样就必须尽量减少电能的消耗。此外,由于装置要安放在野外的高山上,这就要求它经得住风、雨、雪等自然现象及一年四季温差的剧烈变化,以保持稳定的工作精度。

今泉终于制造出能满足各种条件的试验装置,但在实际拍摄中还是发生了许多问题。

为拍摄夜行性动物,必须配有闪光灯,而闪光灯的耗电量之大出乎预料。为了找到合适的电源及防止因潮湿引起的漏电和解决发光不良等问题,今泉忙得不亦乐乎。

起初他将感应装置安放在离东京一侧冰川地带的村落约3公里左右的登山路上,但没想到被那些不懂事的登山者、游客乱动乱玩,使苦心研制的试验装置毁坏了三台。

他只好离开登山路,重新进行试验,之后就将感应装置和相机安放在奥秩父山的和名仓山、三峰山两峰之间的低陷地区、海拔在1200米到1300米左右的龙洞谷附近的兽道上。为了掌握动物的通行情况,他在AB两点之间各安置了性能完全相同的装置。AB间的距离为2500米。据说这里是奥秩父秘境的最深处。和名仓山已因为滥伐变得光秃秃了,但龙洞谷的原始森林却依然保持如初。这样,和名仓山上的熊、鹿、野猪、猴子、松鼠、鼯鼠、狐狸、野兔及其他动物都汇集到龙洞谷,这里也就成了动物们的最后乐园。把相机安置在这里是再理想不过的了。

最初,今泉将电磁波高度调在离地面两三厘米的位置上,开始拍摄野鼠就耗费了大量胶卷,而且感应装置的灵敏度太高,连下雨的情景也拍了下来。

经过反复的失败,拍摄工作终于走上了正轨,但距试验装置研究成功已过去整整三年。

为使感应装置避开昆虫类,今泉将电磁波高度调到离地10厘米左右,同时降低了感应装置的敏感度,这样才终于拍摄到所期望的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