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缺乏勇气的野心

情况下的联系方法等个人信息。派出所的警员上门时带有联系卡,用来填写有关资料,通过这些途径,居民的个人隐私基本上都被警察掌握了。

如果不配合这样的巡查,又不进行居民登记,就会被当成可疑人员。

所谓可疑人员,包括接受警察例行盘问时,存在一定疑点者;没有固定职业,白天在家,夜晚外出者;生活奢侈与年龄不相称者,与从事色情职业的女子同居又没有固定职业者;从不与邻里打招呼,没有人际交往者等等等等。可疑人员会和有前科者、暴力团成员、案件知情人一起被存入电脑。这些桐生都很明白。

再怎样企图潜身与大都市的茫茫人海,也逃不过警察上门巡查这张大网。企图从网眼中脱身,只会成为可疑人员,被盯得更紧。

桐生在警察的上门联系卡上填上了真名。虽然听说这些资料不会和市区政府的居民登记账一一核对,也只是听说而已。如果真的核对,被人发现他使用了化名,马上就会有麻烦。翔子也填了真名。

神奈川县警察的上门巡查不可能马上反映到警视厅。即便反映了,自己也没干坏事,不用那样提心吊胆。不过,还是尽量不和警察打交道为好。

桐生的过去,不可能在警察的资料里找到。可是,如果被人深究,他的伪装也可能露出破绽。

02

正如栋居预料的那样,桐生和翔子被“拉网式管理”给逮住了。

可是,调查总部的反映却异常冷淡。虽然根据栋居的要求,发出了知情者协查通知,但总部认为,他们未必是因为害怕警察才逃跑的,不过是搬个家而已,搬到哪里都是他们的自由。

在如今调查毫无进展的状态下,栋居怎么也不愿放过翔子和中森光子这层关系。凶手可能就潜伏在中森光子的社会关系中。但是,这只是栋居和藤冈几个人的少数意见,并不代表调查总部的大多数。

绝大多数人认为因为不能确认翔子看到的就是凶手,与其再次惊动他们又让她跑掉,不如让这条好容易撞到网上的鱼,再自由自在地游一阵子更加明智。

按规定,单纯的知情者享有活动的自由。可栋居认为,这么一来不就失去协查的意义了吗?他的申辩,也没能得到总部的支持。

在调查总部内,最主流的观点就是:中森光子与本案并无关系。

因为新宿警署的牛尾也可能去找翔子,栋居将总部的意思告诉了他,希望他配合。

他们不是罪犯。而且,翔子坚持自己对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