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章 流浪演员

耀剧团”偿还遗留的债务。他把在巴黎该还的债全部还清后,就又和他的剧团一起漫游去了。

这里弄清了一个很重要的情况:原来莫里哀先生不仅爱演戏,而且喜欢亲自编写剧本。尽管辛苦劳累了一天,每逢夜晚莫里哀仍着手创作剧本一类的东西。使人感到奇怪的是,一个致力于悲剧研究并自认为是悲剧角色的人,在结局悲惨的《费瓦伊德》一剧之后,在自己的作品中再也没写悲剧,而是开始写起轻松愉快、无忧无虑的独幕闹剧来,在闹剧中模仿这种艺术形式的意大利大师们。莫里哀的伙伴们非常喜欢这些闹剧,把它们列入上演的剧目中。这些闹剧上演时,最受观众欢迎的是扮演滑稽角色、主要是扮演斯卡纳赖尔的莫里哀本人。

产生了一个问题:莫里哀在哪里学会在舞台上这样出色地扮演滑稽角色的呢?看来是这样的。当不走运的“光耀剧团”成立时,或是比这更早一些时候,许多意大利演员来到巴黎,其中有著名的、才华出众的提贝里奥·菲奥莱里。他扮演戴意大利斯卡拉穆齐或叫斯卡拉穆什定型假面的角色,从头到脚穿着一身黑,只是脖子上一条白色波纹皱褶的领子,照莫里哀的说法是“漆黑如夜”,斯卡拉穆什以其在闹剧中表达滑稽而轻松的意大利文台词时的高超技巧和精彩手法轰动了巴黎。

开始从事戏剧事业的喜剧演员让·巴蒂斯特曾去找斯卡拉穆什,请求给他上演剧艺术课。斯卡拉穆什答应了。无疑,从斯卡拉穆什那里莫里哀学到了喜剧的表演手法;斯卡拉穆什培养了他对闹剧的兴趣。

这样,流浪剧团的头头在别人写的悲剧中扮演悲剧角色,而在自己创作的喜剧中又扮演喜剧角色。这时出现了一种深深地触动了我们的主人公内心的局面:扮演悲剧角色时,最好的情况也只受到一般的欢迎,在坏的情况下就会彻底失败。应当伤心地说,后一种情况颇不少见。唉,不仅仅是在里摩日这一个地方,人们向扮演头戴桂冠的高贵人物这个悲剧角色的可怜悲剧演员投掷苹果啊!

然而只要悲剧结束再演闹剧,莫里哀一换衣服,由采扎尔变成斯卡纳赖尔,局面顿时改观。观众开始哈哈大笑,鼓掌,欢呼,以后演出时居民们都带着钱来了。

演出后在化妆室,卸妆或摘假面具时,莫里哀结结巴巴地说:

“这些人,真该死!……我不懂……难道高乃依的戏不好?……”

“不是的,”有人回答困惑不解的经理,“高乃依的戏很好……”

“如果只是老百姓,我能理解……他们需要闹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