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卷 阴谋的外篇 次郎的眼睛 第十九章

倡导发起的,原意是指他们对日本哲学的研究有独到的见解,后来日本学术界引伸为京都大学毕业出来的“不问实际,只管求知”的一群人。正是他们这种“兴趣”和“执着”才使京大成了科学家的摇篮。

从机构的设置和科学研究的组织上也可以充分看出京都大学的特色。有不少研究所和中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先进的仪器设备和优良的研究环境为科学研究准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研究人员如鱼得水,因而无论在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上在日本均很有影响。这不仅可以从前述一些具有独家性和独特性的研究所建制中反映出来,而且一些研究设施也很引人注目。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京都大学更是走在日本各大学的前头,影响最大的是以汤川秀树为首任所长发展至今的基础物理研究所,现已成为世界基础物理理论研究的中心之一,研究领域包罗了天体物理、基本粒子、原子核、宇宙、统计物理、物性等诸多方面。汤川因基本粒子的中子物理研究于1949年获得了日本第一个诺贝尔奖。现今,每年一次的汤川国际讨论会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来京大交流、讨论理论研究的进展。“汤川财团”奖学金向国外招募长期或短期研究人员来京大进行合作研究。在化学反应理论研究方面,福井谦一的量子化学边界轨道理论已应用于化学工程,1987年获得了诺贝尔奖。数理分析研究沟通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借助数学模型的方法已愈来愈普及到对许多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实现计算机处理的程序化。病毒的研究、癌的发生和遗传理论也有所进展。通过对猿猴等灵长类动物的形态、生理、心理、神经活动、社会行为、生物学基础等方面的研究,为探讨人类这些方面的客观状况和规律取得了许多进展。

在核科学研究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工程运用研究,美国学者也不得不承认,京都大学已走在国际的前沿。从组织上,京都大学有工学部的原子核工程系,有理学部的关于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众多学科,有原子能研究所、核反应堆研究所、螺旋质普仪核聚变研究中心,基础物理研究所等众多机构都参与的研究中心,有着一流的研究人员和一流的研究设施。核反应堆研究所的热功率达5000千瓦的核反应堆及其他各种实验装置,可供每年5000名研究人员来所进行工作。在螺旋质普仪核聚变研究中心,日本政府耗资80亿日元建立了世界最大的核聚变反应炉,温度可达千万度。连同重质炭同位素资源的转换工程研究,为日本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研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