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多年了,第一批学生早已毕业,那他们毕业以后肯定得干专业对口的工作吧?不然不是白读书了嘛!”戴誉小声说。

章教授轻舒了一口气,后背放松地靠到椅背上。

“记得有一期的《外国科技动态》上面,在介绍核试验时,顺便提了一句穿云取样的方式。外国用的都是有人驾驶飞机取样,让飞行员驾驶着飞机飞入云里,我觉得这样挺危险的。实在太不安全了!”戴誉煞有介事地摇摇头。

“嗯。你的这个想法还不错!”章教授对于他的想法给予了肯定。

“那当然啦,咱们国家的人多宝贝啊,哪能随便浪费人才!能用无人机完成的任务,还是尽量让无人机完成好了!”戴誉真情实感地说,“虽然不知道这款核试验取样用无人机什么时候才能起飞,但我们可以为祖国时刻准备着嘛!有需要的时候,我们的无人机随时可以顶上!”

章教授看着他,不自觉笑了一下。

沉默了将近有一分钟,他才对戴誉点头道:“设想很好,没准哪一天真的能用上也说不定。”

“肯定能用得上,咱们搞快点!”戴誉呵呵笑。

他在心里偷偷吁出一口气,看来章教授接受了他给出的理由,这条逻辑链经受住了考验!

“嗯,那咱们说说你这个设计图里存在的问题。”章教授严肃了神色。

戴誉:“……”

还想再共同畅想一下美好未来呢,没想到这么快就开始挑毛病了。

“你设想的这个外挂取样器,确实很好。但是这样一左一右挂在两个机翼的下面,怎么能在飞机高速飞行的同时,保证它们百分百成功完成取样?如果准确率不能达到百分百的话,为了保证取样的成功,届时可能会使用无人机和有人机相结合的取样方式。”

章教授对于这些事还算了解,如果核弹爆炸成功了,却没有取到样本,那么相应的也无法得出爆炸威力的结论,一场核试验就相当于白做了。

而且如果在有无人机取样的情况下,还得出动有人机,那这个无人机也失去了它一半的价值。

“这只是个初步构想,对于它详细的气动力分析还没完成,而且可能还需要配合风洞实验。”

章教授当然知道这还不是成稿,看他图纸上潦草的标注,就能看出这些图纸是刚完成就被送过来了。

他继续抛出问题:“另外,核爆炸时温度极高,你怎么保证无人机不会被高温烧毁,即便外壳没事,油箱也是个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