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0章 苏铭的心思飘向远方。

。”

他的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轻蔑。

自古以来,书生造反的成功案例寥寥无几,像方孝孺这样的书呆子,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苏铭微微一笑,表示赞同:“你说得对,他们最终必然失败。”

“景清这个人,确实天真得过头,连刺杀这样大事都不做周全准备,居然带刀进朝。”

"不久后,景清的秘密就被朱棣亲自揭开了......"朱元璋听闻,不禁苦笑,原以为景清会用些高明的计策,却不料竟是如此直白。

简直可以说是过于天真!朱元璋饶有兴趣地看向苏铭,询问道:“你所言之事...莫非是在奉天殿发生的吗。”

"正是!史书记载如是。”

苏铭肯定地回答。

朱元璋连连摇头,坚决否认:“那绝不可能!官员上朝怎能携带兵器。”

"你以为锦衣卫是摆设吗?所有大臣入场前都得经过严格搜查。”

"否则,我早被暗杀多次了。”

朱元璋叹息道,【"欲取吾性命者,何止一二。"听到此言,苏铭眉头微皱,】略感惊讶,朱元璋的话确实有一定道理。

在洪武年间,虽然天下初定,但潜在的威胁仍不少,比如张士诚余党、白莲教、蒙古势力,甚至内部的不满者。

皇帝的位置,危险程度极高,稍有不慎,就可能在奉天殿遭遇不测。

朱元璋总觉得景清的行为背后隐藏着蹊跷,寻常官员怎会不知奉天殿的规矩,带刀进殿,简直是不可思议。

他思索片刻,说道:“此人必是被人利用,且尚未察觉。”

苏铭闻言,细细琢磨,觉得朱元璋的分析并非没有可能。

毕竟,大明的制度皆由朱元璋亲手建立,对于官员上朝的规矩,无人能比他更清楚。

苏铭在阅读史书时,就对景清被朱棣搜出刀一事感到疑惑。

书中记载,有人事先向朱棣通风报信,说有红星犯上。

当时,满朝文武中,只有景清身着红色官服,因此朱棣怀疑他是红星。

随后,搜身发现了刀。

面对朱棣的质问,景清的回答是:“为国除奸。”

想到这两人之间的纠葛,苏铭不禁猜测,也许朱棣早就知道他们密谋,故意设计这场戏码,借他人之口诱使景清行刺,然后一举擒获。

这样一来,他可以借此观察谁与景清立场一致,凡有袒护者,皆视为同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