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59章 盐户

扬州。

盐夫挑盐憩河流,口燥唇焦诉辛苦。

大明的盐业,创造了不可计数的财富。

而对于盐夫百姓而言。

盐晒白了,人也晒黑了。

海水晒干了,人也晒干了。

改革的风似乎没有吹到这里。

一开始,他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朝廷配给盐户耕地与草荡地作为维持生活及供应生产煮盐燃料之用。

在完成课税之余,盐户尚且还能过得去,生产盐的额数原有定额,系依每户人家的经济能力与人力而定。

但是,泛滥的私盐,在大鱼吃小鱼的市场经济下,贫薄盐户渐渐被殷实盐户所吞并,沦为赤贫且无助的盐户只好求助于地方豪族保护。

长期浸泡在高浓度盐水的身体,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

在熬煎盐时,有毒气体伤及眼睛,不少盐户不是眼睛瞎就是因为小伤而落下身体其他的残疾。

盐场主丝毫不担心这些耗材,而朝廷的巡查官吏,对他们也是生死无视。

到了这时,当初遗留下来的户籍制度,就成了每个灶户的催命符。

盐业为扬州创造了财富,文人墨客为扬州的风花雪月留下不知多少千古名篇,湖边的花船莺莺燕燕,为富贵之家而训练的扬州瘦马。

在财富的堆积下,扬州成了江南的富贵温柔乡。

可在这些的背后,是一个个盐户倒在盐场之中,为了活命而不断挣扎。

不管政策如何变换,似乎他们所得到的都是一个样。

在他们手中产生的白色黄金,却不曾改善他们的生活。

太阳亲吻地平线,在盐滩上留下橘黄色的光辉。

盐滩上的盐晶,远远看去,就像是一面平整光滑的天然镜子,将天水映入其中。

岸边的礁石上,盐夫坐着歇息。

每个人的身上都沾着盐晶,犹如被撒满面粉的人一般。

糊糊落入口中,满满都是咸味。

灌一口河水,湿润干裂的嘴唇。

刘铁根是一个孤儿,不过,对于盐户来说,贫灶投身富灶,可以逃避课役,而富灶说是收养义子,其实是多了一个奴仆。

一开始,收养子是为了享受朝廷的优免政策,可到后来,生活越来越糟,收养子的初心就变了。

所以,现在刘铁根就是在一家豪民手下做事。

富者千无一二,贫者十常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