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章 宝源局

大明有两个铸钱机构。

一个叫宝源局,另一个叫宝泉局。

除南北两京的宝源局外,各省设宝泉局,皆隶属工部。

而户部所掌控的,是钞纸局,也就是印制宝钞的机构。

大明的宝钞,为什么狗都不用呢?

按照规定,每钞一贯,一千文,而没有准备金的限制,朝廷超发滥发,更离谱的是,百姓只能用金银换宝钞,不能用宝钞换金银。

然后太祖皇帝觉得发够了,就停,等自己要赏赐还是什么的,再印。

朱元璋当然知道宝钞贬值的厉害,就曾问过户部尚书:近闻两浙市民有以钞一贯折钱二百五十文者,此甚非便。

然后他就做了一个很直观的选择,下令禁用铜钱。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正统虽然恢复钱钞并用,但人已经对宝钞的信心全无了。

到了去年,宝钞已经贬值到每钞一贯,折铜钱二文。

这二文,还得是富贵欺压百姓的价值体现,毕竟勋贵国戚乃至贡使,都被强行塞的满嘴宝钞,实在不行,就转嫁到民间,让百姓强行买单。

铜钱的发行其实也差不多,只不过铜钱的话,百姓更容易接受。

毕竟千百年来,铜钱一直是百姓消费主力,比宝钞好储藏,还有着强大的信用背书。

但是,铜钱币值少,而且各地还有宝泉局。

里面就产生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自宣德九年之后,朝廷就没有再铸钱了。

大明很实诚,铜钱嘛,用生铜!再加点铅或者锡!

不够?把百姓的铜器拿来融了!

质量参差不齐?那没事,反正火耗三七分,发放到民间的铜钱,切薄了再铸,都还有可观的利润收益。

各省宝泉局,天高皇帝远,你能奈我何?

现在京城的宝源局,很闲,闲得发慌。

圣人的到来,让宝源局的正副使吃了一惊。

正使,正九品;副使,从九品。

“卑职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正使苏大宝得知圣人驾临,立马出门下跪迎接。

“起来吧。”

朱祁钰背着双手,踏入宝源局。

东城,朱祁钰来得少,在兴安和舒良的引领下才在胡同里找到宝源局。

原本这里应该是热火朝天的景象,但是自从农具火器从宝源局分离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