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3章 杖责兴安

被圣人点到的,除了厂卫,其他都是巡抚天下的职位。

但,这次和以往不一样。

将天下的田地视为皇帝的田地,这和王莽如出一辙。

但毕竟时代不同了,周忱搞出的耗羡归公,兵部提出的募兵制,都让朱祁钰迫切寻求改革。

不能因为有阻力就不改了。

募兵制就是因为洪武末年,军卫法的衰败才提出来的。

大明是一个残缺的巨人,军卫法的衰败速度,朝臣们都看得出来。

朱祁钰也明白,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一切都才刚刚开始。

他所做的,无非就是提高侵占田地的成本。

普通百姓根本无力对抗高阶层之人,所以被侵占了也就侵占了,自己带着家人跑,运气不好的话,被抓回去,打死了也就打死了。

没有一个百姓,可以爬到京城刑部外的登闻鼓前,敲响那登闻鼓。

群臣对于高悬的屠刀,很是畏惧。

但心里更恨的,是那行刺的主谋,干什么不好,去行刺一个皇帝,行刺就行刺了,还失败。

现在好了吧,圣人没抓到主谋,猜忌之心泛滥了,谁肯当那出头鸟啊!

金濂出班,问道:“时已秋分之后,陛下何时问斩马顺等。”

闻言,朱祁钰才看到御案上的批示。

华夏对于生死看的很重,大明的死刑犯都需要经过皇帝的同意,才能处死。

这是生杀大权,可不是随便一个尚书或者什么,审问之后大喊一句秋后问斩就能宣判的。

朱批一天不落,死刑犯就能活着。

想了想,朱祁钰开始勾选。

名字有很多,不只是马顺,还有之后瓦剌入侵京师,畏战弃守,或者趁火打劫的人。

这些人,有冤枉的吗?

或许,可能是有,但朱祁钰也判断不过来。

历代皇帝都这样,所以死刑犯通常很少,真正很快被斩的,就像是马顺这种。

朱批落在了马顺还有郭敬、金英等一众名字上面。

这些,朱祁钰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批红之后,朱祁钰才说道:“行刑时间,便由金卿来定。”

“不过,兴安护驾不周,罚廷杖二十。”

朱祁钰看向了兴安。

闻言,兴安下跪说道:“谢陛下隆恩。”

随后在群众的注视中走下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