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7章 腊八

京城来的官员在年前之前到了晋地, 一行七八个办案的, 后头还跟着十二三个笔吏帐房,统共二十来人,既是来办案的,全都在官衙住下。

拿了上头的手谕来, 官驿中供食宿水饭,秦昭派人去问候一回,送上些酒菜, 还婉转请宴, 打头的拒了:“案情震动百官, 臣等负皇命而来,不敢有片刻懈怠。”

大理寺卿是师朗,这些官员中一半都是他的手下,打头的就是当年审杨家案的大理寺正,倒是熟人,他们没来的时候, 秦昭该办能办的事都全办完了,客客气气把手上的帐册交接过, 留下兵丁供他们驱使, 自个儿回去过一个乐乐和和的新年。

这二十来人来的很不巧, 将要年关,查案的人一来,晋州城里这些官儿怕是没一个能过上好年,州府道上上下下哪一个不悬着心, 也只有晋王府里张灯结彩,预备着过腊八节。

官员的日子不好过,晋地的这些富户却是一样过年,永寿寺的素斋菜极有名气,初一十五各家来烧香的必要订一桌子素斋菜。

寺门口既有书场,便开了个素面馆子,二文钱一碗,里头搁上煮的面筋香菇,穷人家来上香,到了门边也能吃这一碗二文钱的素面。

到了腊八除了庙会集市,永寿寺年年都要施腊八粥,叫作“分福”,这粥里熬的各样八宝便是从各家富户官员那儿化来的福气。

把这些富户们捐的米粮杂果在一锅里炖了,分给穷人,才叫作“分福”,各家还得比拼布施了多少福气出去,锅里炖什么的都有,黄米小米菱角米,还有枣子花生桃仁松子,初时还说是八宝粥,后来干脆起了名头叫百宝赐福。

晋城人不论贫富,家家户户到了腊八节这几日,都要到永寿寺去,讨一碗百宝粥吃,添一添来年的运气福气。

如今晋州城中还有谁的福气能大过得晋王晋王妃,永寿寺早早就派了人来,到王府求福,卫善问过曹夫人,知道这是年年捐赠的,往年最大手笔的是刘刺史,他一向抠门小气,就只有腊八施米粮从不小气。

卫善挑了眉头:“这倒古怪,我还当耗子藏粮是再不肯露白的。”

曹夫人掩了口笑:“王妃哪里知道呢,咱们这儿是舍你舍出去多少福气,菩萨都会成倍的还回来,年年寺前会支上一个大口袋,就是贫家小户也要到一碗米进去。”

怪道刘刺史会这么大方,永寿寺的方丈倒是个妙人,分明出家,倒比在家的还更通透,怪不得能和刘刺史一搭一唱,把《圣天菩萨下生经》传得这么广。